第208章 力挽狂瀾,楊青主任的擔憂
我的醫術能加經驗值 by 江邊魚翁
2023-11-5 16:32
這位患者是壹位40歲女患者,左手肘外側長有壹包塊,性質不明。據她自述,包塊仍在持續增大,給她的日常生活帶來了壹些不便。
她害怕是惡性腫瘤,內心惶恐不安。逐前來醫院切除包塊。
擔心小醫院切不幹凈,甚至手術後出現問題,於是選擇本省最出名的圖雅醫院就診。
柳副主任給她的診斷後,建議手術切除,然後病理送檢。
周燦以前在急診就切過很多個皮下腫瘤。
做這種手術連麻醉醫生都不需要,直接臂叢神經麻醉即可。
周燦只要求配了壹個器械護士。
壹切準備就緒,開幹。
只見他對患者的包塊進行初步檢查後,動作嫻熟的接過器械護士準備好的局麻藥劑,迅速為患者實施手臂局部麻醉。
仍然是老規矩,總共分三次點註。
可以賺三點註射經驗值,沒道理只賺1點。
柳老在旁邊看著,臉上露出壹絲疑惑表情。明明這小子的註射術十分厲害,為什麽還要註射這麽多次?
盡管心中疑惑,但是只要手術順利,柳老自不會多說什麽。
絕大多數主任醫師都能包容手下醫生的壹些小瑕疵。
只要手術整體安全,質量有保障,他們就會保持沈默。
“醫生,能換個年紀大點的大夫給我做這個手術嗎?我害怕!”
這個年紀的女患者通常沒有小姑娘那麽害羞。
涉及到利益方面的問題,她們敢直言。
“放心吧,給妳做手術的這位醫生看著年輕,本領非凡,已經做過很多臺妳這種手術。”柳副主任在旁邊幫周燦說話。
給年輕醫生臉上貼金,非常有必要。
可以打消患者的疑慮,讓他們配合手術。
周燦給患者實施麻醉後,接下來的操作差點把柳老嚇到心臟病發作。
無論是切開,還是分離腫瘤,又或者切掉整個瘤子,速度快得驚人。
三下五除二就把那顆腫瘤扒拉下來了。
止血,清創,然後準備縫合。
壹系列的快動作,看得柳老的腦子都回不過神來。
他偏偏沒出壹絲差錯,切得又快又好。
切口平整,腫瘤的分離更是妙到毫巔,止血也是極為到位。出血量少得可憐。
誰知這時候,周燦卻停了下來。
眉頭微微皺著。
“手術做得非常好,周醫生可以縫合創口了!”
柳老在旁邊提醒道。
他還以為周燦想要請自己檢查壹下,確認沒問題再縫合手術創口。
“我在為她手術時,發現內側好像還有壹個小囊腫。這個需要壹起切除嗎?”
周燦既是向柳老匯報,也是征詢患者的意見。
“在哪?我看看!”
柳老湊近,在周燦指定的區域摸了摸。
“有點像是壹個小結節,體積不大。”他還真摸到了。可能因為腫瘤太小,又是長在內側,做檢查時居然沒發現。
“妳們可是正規醫院,手術前做過檢查的。現在告訴我還有壹個小腫瘤,是不是想要臨時加價?”
女患者的臉色有些不好看。
這年頭,關於醫院的各種黑暗曝料,負面新聞太多了。
在手術臺上給患者做手術做到壹半,臨時加價的新聞報道過多次。
“這個腫瘤的體積很小,既然妳有所顧慮,那就先不管它。術後,妳註意觀察即可。若是發現它有增大,再來醫院處理。”
柳副主任與各種各樣的患者都打過交道。
壹聽患者這麽說,他立刻打消了臨時增加手術項目的想法。
周燦更不會多說什麽。
直接給患者把創口縫好。
“記住不要吃辛辣食物,這只手不要做劇烈運動,以免傷口裂開。還有,要避免傷口碰水……”
周燦給患者交代了壹些註意事項。
有些女患者特別愛幹凈。
每天都要洗澡,還特別喜歡泡澡或淋浴。
傷口很容易就被打濕了。
這會增加創口愈合的難度與創口感染化膿的風險。
女患者走的時候連聲謝謝都沒說。
顯然對於手術過程中臨時想要加價的行為十分反感。
打了麻藥的情況下,周燦與柳老按壓她那個肘部內側小腫囊時,她本人是沒有任何感覺的。
來醫院前,她也沒發現手肘內部長有任何腫瘤。
所以,她認為醫生想要騙錢。
這位患者送走後,下壹位入場。
周燦仍然是三下五除二,輕輕松松為患者做完了手術。
柳老在旁邊看得壹楞壹楞的。
他現在終於明白急診科為什麽壹個月能突然增加近兩千臺手術了。
照周燦的恐怖速度,以及急診的接診量,僅周燦壹個人,壹個月完成壹千臺手術絕不是問題。
“這小子真是老天爺派來的福星!有了他的手術速度與手術能力,本小組接診的手術病人完全有能力消化掉。甚至還能加大手術接入量。”
柳老心中暗自高興。
見識了周燦的恐怖手術速度,他才明白,原來這小子以前壹直深藏不露。
周燦來普外也已經壹月有余。
跟著柳老做過不少手術,因為做的都是大手術,風險極高,再加上他又是壹個新手,沒啥經驗。所以手術過程中以穩為主。
從沒追求過速度。
這次讓他獨立完成壹二級手術,他好像又回到了在急診科瘋狂做手術的時光。
情不自禁的進入了狂暴模式。
手術速度更是比以往快了好幾倍。
周燦現在手術速度其實比在急診科的時候要更快,而且質量更好。
因為無論是他的快刀法,還是其它醫術,都比壹年前進步了太多太多。
三小時後,周燦壹個人就消化掉了六臺壹二級手術。
器械護士也算是見多識廣。
見識了周燦的恐怖速度後,她同樣被驚得不輕。
她給多位普外科的醫生當過手術護士,可是從沒見到有人做手術的速度能像周燦這麽快。
“還有嗎?”
周燦壹口氣做了六臺壹二級手術,仍有些意猶未盡。
柳老不由壹陣苦笑。
“今天的壹二級手術幾乎全被妳壹人掃光了。好小子,果然沒吹牛。老許帶出來的徒弟,不但沒有弱了他的名頭,而且青出於藍更勝於藍。”
柳副主任對周燦的手術本領,那是贊不絕口。
盡管他是壹位有著數十年手術經驗的副主任醫師,但是要論手術速度,他拍馬都趕不上周燦。
這小子太牛了。
“周燦,做手術的速度快是好事情,但是壹定要註意安全第壹。不能為了追求速度,忽略了安全。”
柳副主任多少還是有著壹絲擔憂。
當年,許醫生那麽厲害,也因為追求極致的速度,最終還是出了事。
做手術是在活生生的病人身上進行,所以必須追求零事故。
“請您放心,我會把握好分寸。就是那位肘部內側長有腫瘤的女患者,多少還是有些讓人擔憂。她的那顆腫瘤只要稍微增大壹點,就有可能壓迫到橈神經。到時候,她的左手伸直會出現明顯問題。”
周燦做這種壹二級手術做得多了,稱得上見多識廣。
對於很多病變都能提前做出精準預判。
這種能力,其實就是名醫的高級能力之壹。
“周醫生真的把六臺手術都給做完啦?我那臺二級手術,做到現在,整整弄了我三個多小時。”
何漢升這時也做完了那臺手術走了進來。
他今天有點運氣不好,做的那臺二級手術壹波三折,能夠順利完成,已經是燒了高香。
“嗯哼!要不是親眼所見,連我都不敢相信周燦的手術速度會有那麽恐怖。平時看這小子參與三級大手術時,速度快是快,多少還有點譜。今天做壹二級手術,簡直嚇人。”
柳老臉上的愁容,不知道什麽時候已經煙消雲散。
取而代之的是陽光明媚的好心情。
淡淡的笑容在他臉上重新浮現。
周燦在關鍵時刻站出來展露出力挽狂瀾的手術能力,那真的就是黑暗中的壹縷光,讓他重新燃起了希望。
“周醫生,好樣的!妳知道嗎?妳只要保持這種恐怖的手術速度,就能把我們這個小組救活。我們小組的人員得到精簡後,輕裝上陣,手術量,手術質量都不減,這反而會讓我們占有極大的優勢。”
何漢升也是滿臉興奮,之前的頹喪和晦暗壹掃而光。
有了周燦的恐怖手術能力,所有的頹勢不但盡去,而且反而變成了壹種優勢。
十個人的小組,壹個月完成兩百臺手術。與四個人的小組完成壹百五十臺手術相比,完全沒有任何優勢。
而且做手術不是醫生越多越好。
人壹多,就有可能良莠不齊,技術有好有壞。
到時候手術總量可觀,人均手術量不好看,更有可能導致手術質量嚴重下滑。
“我這個住院醫算是給本組拖了後腿。要是有周醫生十分之壹的本事,都能為小組出上壹份力。”
萬三烙身為住院醫,剛才壹直在給何漢升當壹助。
二級手術需要壹個助手。
柳老剛才也給周燦當了助手。
畢竟壹個人只有兩只手,完成壹些復雜點的手術部分,很難單獨完成。
還有就是拉鉤啥的,也需要壹個助手在旁邊幫襯。
“小萬,妳不必妄自菲薄。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用處。如果我們小組的手術量不減,病房那邊的管理,妳就得多上點心。”
柳老安慰著萬三烙。
壹個醫療小組就相當於壹臺完整的機器,它的運轉,離不開壹顆顆小小的螺絲釘。
萬三烙的本領不算特別出眾,但是在住院醫師裏面絕不是墊底的存在。
只是因為周燦太妖孽,所以對比之下才會黯淡無光。
“行,這壹個月我便是天天住在醫院,也會把本組的住院病人管理好。沖鋒陷陣的活幹不了,那就給妳們當好後勤。”
萬三烙找到了自己的價值,也是非常高興。
說真的,在極度不利的情況下,萬三烙沒有像另外三位醫生那樣叛逃到其它小組,已經非常不錯了。
至少人品方面有保障。
不是那種見利忘義的人。
現在周燦把組內最大的問題解決了,每個人都充滿希望,充滿鬥誌。
這個小組的士氣,瞬間恢復到了滿值。
……
壹連過去了五天,周燦就像打了雞血壹樣,手術能力越來越強。
要不是喬雨在神外培訓,他都想要把她叫過來幫忙。
想到在普外科只呆壹個月不到了,到時候周燦壹走,她不可能跟著走。此事只得作罷。
按照周燦的規培計劃,普外是他在外科的最後壹站。
因為普外包含了肝膽、腸胃、胰腺、乳腺、泌尿等等。
其中最難學的就是腸胃。
因為這是人體的消化系統,有著各種各樣的罕見疾病,讓人無比頭痛。
周燦即便在消化外科混了三個月之久,仍然不敢說自己有多厲害。
對人體的消化系統,以及由消化系統引起的各種疾病,更談不上博學多知。
頂多就是略知壹二。
本來,按照周燦的想法,在普外科至少應該規培三個月。
因為在普外科可以見識到各種各樣的常見疾病,以及壹些聞所未聞的疑難雜癥。
楊青主任與手下的幾個醫生坐在辦公室內討論手術病例,為壹些重點病人制定手術方案,或者共同會診,爭取查明病因。
有些高難度病例,即便是他的整個團隊合力診斷,也無法明確把病因診斷出來。
這種現象不單純是他這個小組,而是整個圖雅醫院,乃至全世界的所有大醫院,都存在這種現象。
很多病,醫生沒辦法查出病因與病理機制。
有的可以用藥物控制,有的只能對癥治療,給予生命體征方面的糾正。
“今天有兩個病例沒能診明病因,確實挺讓人遺憾的。”
討論得差不多了,楊青主任做出總結發言。
“楊主任不必擔心,這兩位病人的病因極其復雜,咱們無法診斷,其它小組那就更加不行。這兩例疑難患者,本身已經在多家大醫院求診過,同樣沒能查出明確的病因。”
壹位胖胖的副主任醫師說道。
“說是這麽說,可是這種疑難病人若能診斷出來,並且成功治愈,可以為咱們小組加很多分。更能成為這壹領域的優秀病例。胰腺與乳腺,都是兩個前途非常不錯的醫學領域。我可不想失之交臂,到時候被別的小組奪了魁。”
楊青主任多少還是有些擔憂。
害怕陰溝裏翻船。
這次建設新的亞科室,醫院方面評選各小組的擅長領域時,除了看這壹領域的普通病例治愈量,還有壹個極為重要的參考指標。
那就是疑難病例的診明及治愈。
名醫是怎麽來的?
就是別人治不好的病例,妳能治,妳就能夠借機打響名氣。
壹個醫生再厲害,哪怕治愈了五千例普通病例,但是他成不了名醫。
如果他能治愈十例高難度的疑難病例,那些都是別的大醫院,別的專家、名醫們治不好的病人,所產生的名人效應,將會遠超那個治愈了五千例普通病例的醫生。
醫院如果要樹立招牌,也會首先考慮這位治愈了十例高難度疑難病例的醫生。
為什麽評副高、正高職稱,那麽看重SCI論文的發表量及影響因子?
就是因為能寫出高質量的SCI論文,可以在那壹個醫學領域產生轟動效應。病人也好,醫學界的同行們也罷,都認這個,相信這個。
“對了,柳副主任的小組最近怎麽樣?走了三位醫生,相信他們做的手術量,肯定要大幅減少吧?”
楊青能夠帶出這麽優秀的小組,並且始終保持綜合實力名列前茅,靠的不僅是過人的醫術本領,還有著很高的智慧與管理能力。
在戰術上重視敵人,在戰略上藐視敵人,這是很多高手都喜歡玩的套路。
柳副主任別看只是個副主任醫師,但是他的手術能力相當強,診治經驗也是極其豐富。甚至比楊青還要更豐富。
畢竟楊青要比柳老年輕好幾歲。
“似乎並沒有減少呢!”
壹個主治醫師小心的回答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