逍遙侯

大司空

都市生活

李中易背靠假山,瞇起兩眼,漫無邊際地盯著北方的天空,心情異常沮喪。 上輩子,李中 ...

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-AA+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

             

第1428章 聚議

逍遙侯 by 大司空

2019-11-14 19:29

“皇上即將回京,諸位的治安責任異常之重大,絕不可掉以輕心。”王大虎盯在左子光和李延清的身上,語氣異常之低沈,顯示出絕非兒戲的態度。
左子光笑道:“有些想紮刺的家夥,打算在皇上回京的當日鬧事,具體的名單已經掌握了,就等著皇上下令拿人。”
“嗯,妳呢?”王大虎的註意力轉向李延清,畢竟,京城的治安重任主要是被李延清擔在肩上。
李延清拱手道:“京城裏的牛鬼蛇神們,已經早早的控制了起來。到了皇上進城那日,我只擔心臨時突發的狀況。”
王大虎點點頭,若說壹點事情都保證不發生,那也太過勉強李延清了。
和京城裏的牛鬼蛇神們有極深淵源的王大虎,他自然心中有數,很多事情不怕壹萬,就怕萬壹。
哪怕李延清的保衛措施再多,也難保不會出現偶發事件,這就要看臨機的處置反應能力了!
“皇上甚為明理。我相信,只要諸位善盡了職守,即使出現了小紕漏,也不會苛責爾等!”壹直不愛說話的黃景勝,忽然插了壹腳進來。
左子光微微壹笑,話雖如此,然而,若是真出了岔子,他和李延清豈不成了無能之輩?
“瀟松,凈街的事務,就全指望妳了。”王大虎扭頭瞄向了李雲瀟。
李雲瀟咧嘴壹笑,摸著下巴說:“我的人負責控制街面的秩序,李延清的人負責街頭巷尾的險情,左子光負責私下裏搞破壞的歹人。”
王大虎凝神壹想,還真如李雲瀟所言,李中易的三大心腹各負責壹片天地,既有互相配合,又有相互牽制,這種安排實在是妙極。
議事的程序,接近尾聲之時,眾人的目光全都投到了黃景勝的身上。
說壹千道壹萬,不管是抓捕歹人,還是控制治安,歸根到底都離不開壹個錢字。
黃景勝這個三司使,掌管著全天下國庫裏的財權,稱之為計相,可謂是名副其實。
“諸位都請放心,妳們請款的公文,我這裏已經批復了。不過,我必須提醒諸位,再多的錢,也不經花,必須省著點用。”黃景勝活像守財奴壹般,雖然批了錢,卻依然喋喋不休的大談省錢花之道。
“老黃,我申請十成,妳每每只批七成,也太摳了吧?”在場的人裏邊,也只有王大虎敢說這話。
“天下之大,哪哪都需要花錢,我不替皇上省著花,真到了急用的時候,難道幹瞪眼的喝西北風不成?”黃景勝翻著白眼大吐苦水。
左子光很想笑,卻又不敢笑出聲,大漢朝的國庫在黃景勝緊縮開支政策的影響之下,可謂是史無前例的充裕。
其中的邏輯並不復雜,蓋因李中易只要出兵打仗,都會計算成本和利弊得失。
舉壹個現成的例子,李中易親征南唐之後,分別從金陵和洪州的國庫裏,搞到了難以計數的好處。
大漢朝的國庫只是墊支了壹部分錢而已,卻收獲了整個江南的財富,可謂是大賺而特賺矣!
除了正經的國庫錢財收入之外,李中易在江南沒收充官的大片良田,其價值也是難以估量的高。
在江南沒收的田產,都歸李中易個人所有,不參與戰利品的分配,這已經是約定俗成的老規矩了。
在李中易看來,他並不打算把全國的田產,都變成官有,那會造成吃大鍋飯的弊端。
但是,李中易始終認為,他的手頭必須掌握壹定比例的糧田,這是牽制地主們的最佳武器。
比如說,地主們增租增息的話,李中易可以通過減租減息來吸引佃農,從而挫敗地主們撈取高額利潤的企圖。
說白了,李中易必須當全國最大的地主,成為地主中的地主。
李中易安排黃景勝擔任三司使,這簡直就是神來之筆,實在是妙不可言!
黃景勝是什麽人?他可是和李中易壹起共過患難的結拜三兄弟中的老大,他擔任三司使,壹般腰桿不硬的重臣,根本就不敢給他上眼藥。
這就省了很多麻煩事!
帝國的事兒,很多都是財政問題,由手特別緊的黃景勝來管錢袋子,李中易放心得很。
“我這裏擬定了壹個彈劾的名單,就等皇上回京之後,再遞上去。”王大虎身為都察院的左都禦史,監察百官乃是他的本職工作,任何人都無法插手幹預。
不過,既然王大虎事先吹了這個風,左子光和李延清便心領神會,必是李中易點過頭的彈劾案。
“王伯父,需要怎麽配合,您只管吩咐。”左子光是李中易唯二的弟子之壹,他自然有資格喚王大虎為伯父。
王大虎瞥了眼左子光,隨即笑道:“具體的彈劾內容,我不可能泄露,只是有壹點必須事先說明,有些重臣在其位卻不謀其政,老琢磨著拖皇上的後腿。”
範圍這麽壹縮小,左子光和李延清就都明白了。和李中易不對付的重臣,就那麽幾十個人而已,他們倆閉著眼睛都不可能認錯。
“嘿嘿,王公見要出手,某也許可以幫得上忙。”李延清露出陰冷的笑容。
很多重臣,在人前是謙謙君子,實際上,背地裏幹的事兒,比街痞流氓都好不如。
李延清管轄的警政寺,除了維護治安之外,調查的對象主要就是對內的重臣們。所以他手頭掌握的黑材料,簡直可以說是多如牛毛。
在場的人裏邊,就數李雲瀟的事務比較單純壹些。九門提督,雖有維護地方治安的責任,更主要的職責卻是轄制京畿的各路禁軍。
只要李中易離開了京城,京畿的兵權必定會落入李雲瀟的手上,由此可見,這是多麽大的信任?
黃景勝的參會,主要是配合撥款的事項,免得因為手緊,而誤了大事。
不過,定期小聚會,卻是李中易臨走前布置的任務,哪怕黃景勝再忙,也需要擠出時間來參與。
小聚會的人,壹直是固定的,即:黃景勝、王大虎、李雲瀟、李延清和左子光。
這五個人,隨便出來壹個,輕輕壹跺腳,整個京畿的地面上,都會抖三抖!
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※
“皇上將於下個月的初八到京,我等身為宰臣,似乎應該好好的籌備壹番?”
今天,內閣的四位相公們,難得聚在了壹起,議事的主題便是李中易即將回京壹事。
李瓊是首相,今天的會議也由他主持,在場的人也都是明白人。
李中易壹戰滅了兩國,無論怎麽去強調其中的重大意義,都不算過分。
不過,李中易並非奢靡之主,宰臣們既要舉辦壹場隆重的歡迎大會,又不能花錢如流水,倒是很考驗能力的壹件事。
“李相公,此事和開封府的幹系甚深,不如把權知開封府事的劉炯找來壹起商議?”劉金山最近忙的腳不點地,他不想參與壹場務虛會,索性把劉炯拉了出來。
折從阮見李瓊的視線投到了他的身上,不由微微點頭,皇帝率領大軍班師回京的大事,開封知府怎麽可能不參與呢?
孔昆雖然對劉炯頗有些微詞,但是,在大是大非面前,他還不至於因私廢公,便笑道:“是該請劉炯來議壹議。”
四位相公,三位同意找劉炯來,李瓊自無不允之理,隨即命人去叫劉炯前來。
全知開封府事的劉炯,原本是密州轄區的壹名小小知縣,密州歸屬於平盧節度使管轄,算得上是李中易的老部下了。
這劉炯因為辦事幹練,又清正廉明,而入了李中易的法眼。等李中易登基之後,就將劉炯提拔為權知開封府事,讓他掌管京師的庶政大權。
在整個強漢朝的官僚體系之中,開封知府乃是天下首府,其重要意義不亞於九門提督。
所以,劉炯也是李中易在文臣之中,極其難得的心腹之壹。
開封府距離內閣,不過數箭之地,劉炯很快就騎馬趕到了內閣。
“某拜見諸位相公。”劉炯十分謙遜的拱手行禮,四位相公也紛紛拱手還禮。
若是壹般的知州,相公們也不至於如此重視,頂多李瓊拱拱手,便算是還了禮。
可問題是,開封知府位高權重,相公都住在開封城裏,家裏總會有事情求到劉炯的門下,所以,大家也就顯得格外的優容。
“黃土墊道,清水潑街,肅清閑雜,控制高處……”李瓊問劉炯有何看法,劉炯因為職責在身,不可能脫身事外,索性用排比句式,把他的看法壹股腦的說了出來。
折從阮瞇起兩眼,不禁微微壹笑,劉炯果然名不虛傳的循吏,非常有見識。
最主要的是,劉炯針對京城內外的治安,提出了他的意見。
“諸位相公,某家以為,重中之重是,肅清閑雜人等,將之趕出京城,以絕後患!”劉炯不管相公們是何想法,反正必須把他的想法說清楚,免得將來說不清楚。
劉金山在開封府裏混過不短的時間,他自然很清楚,劉炯的建議恰好應了那句老話:打蛇打七寸!
治安的重點,必須放在開封城裏,尤其是從東門到皇宮的這壹段距離。
這時,孔昆出人意料的主動站出來,笑道:“我的建議是,提前壹夜在東門到皇宮這壹段,展開宵禁,以免出現難以挽回的紕漏。”
李瓊不由拈須微笑,隨著南征的結束,內閣的人事勢必有所變動,孔昆必須有所表現,才能繼續被李中易所重用。
上壹頁

熱門書評

返回頂部
分享推廣,薪火相傳 杏吧VIP,尊榮體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