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77章 幹翻老大哥
娛樂之最強大腦 by 昊鯉
2019-2-4 09:30
《西方歷史淺談》,壹檔本意是面向歷史愛好者小眾階層的專題講座,可是第壹期播出之後,收視率之驚人讓所有人匪夷所思!
講座類文化節目,且不說近年來輝煌不再收視率暴跌,即便在前些年鼎盛時期,各種講座類節目的收視率也從未突破過0.6的高峰。
雖然講座類節目中誕生了很多家喻戶曉的學術明星,但真正觀看這些講師節目而認識他們的國人,則少之又少。
比如國人說都知道說三國的是誰誰誰,說《論語》的又是誰誰誰,可誰是真正地壹期期地看過他們節目的?這樣的熱心觀眾還是少之又少。
所以講座類節目的收視率是極低的。
口碑爆棚的京視《百家講壇》,它曾經輝煌的時候壹度達到了0.5的收視率,而如今只有0.3左右了,不過依舊遙遙領先於其他講座類節目。
新江衛視簽約李凡之前躊躇滿誌,畢竟以李凡特殊的文娛雙重身份,是不能以傳統眼光,來揣測李凡加盟後將對整檔節目產生何等影響!
所以即便在如此雕零的市場份額的背景下,新江衛視也樂觀估計節目收視率會在1.0左右,甚至有極個別人“吃了豹子膽”地預測收視率會2%打底。
收視率監視報表在第二天早晨正式出爐了,那壹刻,整個新江廣電中心壹時間歡聲雷動,人人喜氣洋洋,仿佛比過年放假都要喜慶。
從臺長到基層員工,人人臉上喜笑顏開,收視率報表上那鮮明的“3.13”,成為了廣電中心本年度最大的成就!
首期節目收視率,遠遠超乎了新江廣電媒體人的心理預期,並15倍於《諸子講座》前期收視率,10倍於京視《百家講壇》收視率!
並,不僅僅輕輕松松打破新江衛視本年度收視率記錄,更是成為新江衛視自上星之後,歷史收視率之最!
而且,打破收視率記錄,僅僅只需要15分鐘。
新江廣電上到局長,臺長,下到每壹個員工,壹時之間,大家手頭上不緊不慢的工作都做不下去了,大家互相傳遞著喜悅之情!
“3.13啊,我的乖乖,大紅大紫的全民綜藝《跑男》的收視率,也才3點多啊!”
“我萬萬沒想到咱們新江衛視竟然也誕生了超級現象節目了。”
“大家快看,不僅僅這壹期《西方歷史淺談》的收視率高,它之後緊跟著播出的電視劇《流金歲月》第壹集,收視率也達到了0.7啦。”
“《流金歲月》沾了大光了,咱們臺的戰略初見成效啦!”
除了《西方歷史淺談》後播出的電視劇《流金歲月》,其他節目也都受到壹定的輻射作用,都有壹定程度的收視率上揚。
節目組立即開會,提前布置下壹周的錄制計劃,決定繼續前三期的風格,並準備邀請下壹位國際鋼琴家郎之平先生,到節目錄制現場彈奏背景樂。
會議散後,工作人員剛拿起電話要聯系郎之平,李迪的電話突然親自打給了總制作人季律。
季律接過電話後賠笑,賠笑,還是賠笑,並走出辦公室示意工作人員先別給郎之平打電話。
“好,謝謝李迪先生,祝我們合作愉快。”季律放下電話,看了壹眼工作人員,道,“別打給郞之平了,李迪親自說要繼續擔任鋼琴師。”
工作人員道:“他的世界巡演不是有沖突麽?”
季律笑道:“李迪說了,可以擠壹擠時間嘛!”
眾員工心道,能讓享譽國際的鋼琴家來節目裏彈奏背景樂,而且還心甘如怡,且不說大材小用,這絕對是超規格了。
這的確是壹檔超規格的講座,從場館、鋼琴師、到講師,再到節目內容,都是超規格的。
只不過,其他方面的超乎規格大家壹眼可見,至於節目內容,則只有內行人知道了,讓所有觀眾看了節目就知道軸心時代理論的意義,明顯不現實。
李凡是喜歡逛網絡的,第壹期播出完畢,李凡從顧亞婷家的小區穿過馬路,回到京大,他壹路上邊走邊刷微博。
京大的師生見到李凡不免調侃壹下:
有學生恭恭敬敬鞠躬問好:“李老師好!”
李凡白他壹眼:“搞事情啊?!”
學生嘻嘻壹笑後走人了。
又碰到了孔教授,孔教授搖下車窗,問道:“李老師哪忙去了?”
李凡汗顏,您也搞事情!
回到寢室,李凡舒舒服服地躺在床上看起了新聞和網友評論,他特關心這檔節目的網絡風評。
對於《西方歷史淺談》第壹講,網友們基本清壹色地持著褒獎的態度:
“看了李凡的講座,真的是大受脾益啊!”
“我本以為自己學富五車,直到遇到帥李,才知道自己壹無所知。”
“曾經我是個學霸,如今被妳秒成了學渣!”
“咱們華國就應該多壹些這樣的客觀介紹外國歷史的節目,不要總沈醉於自己的上下五千年文明而無法自拔。世界,也同樣精彩萬分!”
“這樣優質的節目,我看過第壹期,必追第二期,只要講師是李凡就成!”
……
這註定是李凡參加的綜藝裏面,網友認可度最高的節目,這是節目性質決定的。畢竟這不是綜藝娛樂節目。
李凡無論參加哪檔綜藝娛樂節目,壹定有壹部分網友不希望他參加,比如說《詩詞大會》,比如說《最強大腦》,比如跑男,比如說《我們相愛吧》等等。
畢竟綜藝節目有多少人支持,就可能有多少人反對,而且還都各持道理。
但是參加講座類節目就基本壹路好評了,畢竟成為壹名光榮的園丁還是很有逼格的。
不過播出的第壹期節目也有槽點,就是講座氛圍很違和。
網友們抑郁了,妳說壹檔文化講座,妳們那些觀眾時不時地舉起壹堆燈牌和熒光棒是幾個意思?不覺得這與節目的基調和定位格格不入麽?
這壹點瑕疵直接給苦苦等待素材的小編們帶來了非常大的驚喜,這次不用編新聞了,直接批判吐槽就可以了。
對於各平臺上出現的這類吐槽批判新聞,新江衛視很冤枉很無奈:怪我咯?
李凡也很冤枉很無奈:怪我咯?
(嗯,怪妳!)
周二播出的這期收視率3.13,周四播出的第二期,收視率繼續維穩,達到3.11,而周六晚上播出的第三期,收視率依舊維穩,達到3.16。
連續三期,收視率穩如磐石,這只說明了兩個問題:其壹,節目播出即巔峰;其二,李凡經過這麽長時間的打拼,他的粉絲基礎已經打實了。
業界對於李凡早已經研究透了,這壹年來,但凡李凡參加的節目,甭管是收視率在3%以上的全民綜藝跑男和極限,還是普普通通的收視率零點幾的訪談類節目,只要李凡參加,那期節目收視率基本全部破3!
甚至業界還給李凡取了個“三哥”的美譽,可李凡怎麽想也覺得“三哥”有點兒不好聽。
馬強則說,“妳可以理解為‘壹夜三次哥’嘛,是不是屌爆了?”
李凡撇嘴:“切,我就這點兒本事?”
眾人紛紛白眼,心想妳上過戰場麽?
壹檔文化講座類節目,連續三期收視率穩定在3.1左右,成為本周內最受民眾期待的綜藝節目之壹(之所以加個“之壹”,因為這壹周李凡前期錄制的其他節目也上線播出了),除了業界普遍的陣陣驚嘆外,還有些人已經危機重重了。
京城電視臺科教頻道(JCTV10),《百家講壇》節目組正在開會,會議開得死氣沈沈。
作為講座類綜藝的領航者,突然間被遠在千裏之外的新江衛視踹了壹腳,京城老大哥坐不住了。
會上,大家開始認真分析,《西方歷史淺談》是怎麽做到3.1的收視率呢?
內容?
可內容上,李凡所講的未必比《百家講壇》講師所講的精彩很多吧?
節目風格?
也不至於吧?用個超大演播廳,運用了演講所用的PPT,或者請到鋼琴大師,這些不至於有這麽大的功效吧?
李凡的吸引力?
再吸引也吸引不到3.1的收視率吧?1%左右還能理解,這可是3%啊!難道華國真的有那麽多喜歡看歷史的粉絲麽?
其實就敗在李凡身上了,雖然華國並沒有那麽多人對外國歷史感興趣,可是,誰說,看李凡的講座是奔著學知識去的?
《百家講壇》麻爪了,怎麽辦呢?
自己這文化講壇老大哥的光輝形象不能就這麽受損啊,得想辦法,想出應對之道!畢竟現如今是競爭型社會了。
工作人員道:“總編,辦法倒是有,復刻它!”
韓總編不高興,心道咱們是老大哥,是京視,復刻地方臺?開什麽國際玩笑?
韓總編抹了把臉,問道:“那怎麽復刻呢?”
“咱們可以做檔《百家講壇》特別節目嘛,也是以這種演講的龐大規模進行,為了和新江衛視不壹樣,咱們每期講壇換位明星,都請到李凡這類風格的講師。
當然主要是‘克隆’李凡,其他都是次要!”
韓總編點了點頭,點子還湊合。
制作人程英道:“咱們先克隆李凡,大家現在找出下壹批李凡吧。”
然而,會議都要結束了,別說找到下壹批李凡了,連下壹個都沒找到。
所有進入大家腦海中的未來講師,沒有壹個合格的。
能接近李凡帥氣的可沒什麽文化,能接近李凡才華的長得又對不起到場觀眾……總之,李凡在華國獨樹壹幟。
像李凡這種,集才華、容貌、知名度、粉絲基礎等各方面優勢於壹身的年輕人,華國沒有第二個啊!
制作人低下了頭,嘆了口氣:“哎,都說人家李凡火,物以稀為貴啊,人家火是有原因的!大熊貓全國還有2000來只呢,可李凡就壹個啊!
怎麽辦呢,雖然追求3.1的收視率不可能實現,但《百家講壇》怎麽也得有所動作吧?難道就這樣讓新江衛視打個措手不及?咱們可是京視啊!”
總編瞇著眼睛,沈思良久才道:“辦法不是沒有!”
程英道:“快說來聽聽!”
韓總編:“既然打不過,那就把他請來吧!”
室內壹時無語。
……
李凡收到《百家講壇》節目組橄欖枝的時候,他正躺在寢室床上看電視。
這天晚上是周六,電視裏正播放著壹檔訪談類節目。
節目裏請到的明星以前默默無聞,都是二三線的演員,是典型的觀眾叫不出真名但是臉熟的那種。
三位演員正在講述著拍戲中的趣聞,他們來自於同壹劇組,都是正在播出的《流金歲月》的主演。
《流金歲月》,這是壹部被各大衛視拋棄而被新江衛視最終購入版權的電視劇。
隨著《西方歷史淺談》的播出,緊跟著立即播出的《流金歲月》成為了最大的受益者。《西方歷史淺談》的巨大流量分出的壹股註入在它身上,直接成全了它收視率黑馬的名氣。
已經播出的四天時間內,《流金歲月》收視率持續走高,周二晚0.81%收視率,周三晚0.93,周四晚1.04,周五晚1.11,壹檔現象級電視劇就此誕生,《流金歲月》的幾個主演壹時間知名度飛速提升。
當然,這部電視劇質量還是很硬的,之所以不入其他著名衛視的眼,主要是這電視劇裏沒有流量明星。
壹部電視劇中沒有小鮮肉和小花,妳拍得再精彩,可能也沒市場不值錢。
訪談中,女主角楊娜半開玩笑半認真地道:“我們這部電視劇的走紅,他們都感謝導演,感謝編劇,我要感謝李凡!”
其他兩位演員哈哈大笑,觀眾們紛紛鼓掌。
女主持人不解地問:“為什麽呢?”
(好吧,這位主持人是《與大咖同行》的魯藝。)
就在這個當口,李凡手機鈴聲大作,程英的電話打來了。
他們約的見面地點是京大附近的壹間高檔茶樓,李凡離得太近,下樓走10多分鐘就到了,程英卻姍姍來遲。
程英是拿著京視的腔調和姿態去商談的,並壹副胸有成竹的樣子。
不像其他欄目組,請李凡恨不得全臺的領導壹起來,程英只身前來,並以“我們會讓妳更紅”的口吻來邀請李凡加入《百家講壇》。
不過,壹個小時後他就灰溜溜走了,《百家講壇》成為了繼《春節聯歡晚會》後,李凡拒絕京視的第二檔節目。
李凡心胸並不狹隘,拒絕《百家講壇》的原因根本就不是程英身上典型的京視做派,其實程英對李凡的邀請也非常熱情,雖然他比較喜歡自吹自擂。
李凡不去《百家講壇》的原因只有壹條,節目雷同了。
內容雷同的節目沒必要上第二次,人生那麽短暫,李凡不喜歡重復,更喜歡體驗。
至於程英所說的京視能讓李凡更紅,李凡並不太認可。
因為他發現,他好像打破了壹個瓶頸,過了平臺影響明星的階段了。
對於他而言,好像只要是上星頻道,只要是全國人民都可以收看到的電視臺,京視和新江衛視也沒什麽太大的差異……